你家有即將邁入65歲以上的老年銀屑病患者嗎?或是,你雖然正值壯年,但也想為自己的老年健康把關嗎?我國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大部分老人都知道要提防三高問題,對于肌少癥有充分認知的人卻不多。
濰坊東方銀屑病醫院表示,65歲以上國人罹患肌少癥比例為7-10%,8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0%。患有肌少癥的病人,日后也較容易出現跌倒、失能,一但罹患內科或外科疾病,也會有較多的并發癥和較高的嚴重度及死亡率。
害怕三高中老年人反而營養不足
中老年銀屑病患者可能因長期擔心三高,或者是已有三高而長久養成的習慣,高達6成5的長者有控制食量或熱量的現象,在2成少吃肉類、蛋、海鮮的長者中,4成8擔心罹患三高疾病,4成5為害怕膽固醇,牙口不好則占6.9%。
其實65歲以后,除非是已罹患三高疾病,否則醫師都會對正常老年人比較寬松地看待三高現象,為的就是不希望長者因為擔心三高疾病上身而忌口不吃,反而造成熱量或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缺乏制造肌肉的原料-蛋白質,引發肌少癥上身。
老年銀屑病患者要避免肌少癥,最重要的就是透過飲食跟運動,提升肌肉的質與量,就像是土雞跟肉雞,但是肉多卻沒有力量也沒有用,需要質與量兼顧。飲食方面,最重要的是攝取組成肌肉的蛋白質。
好的蛋白質包括豆、魚、蛋、肉類及乳品類,牙口不好的人則可選擇魚類、蒸蛋、豆漿、豆腐及牛奶、優格等軟質食物或將食物煮軟并切小塊以利進食。
挑選蛋白質轉換率高的食物
一般來說,每天蛋白質攝取建議量是用體重乘上1.2(公克),也就是說一個60公斤的老年銀屑病患者,每天應該要吃到72公克的蛋白質,但是72公克的蛋白質大約需要吃掉半臺斤的雞腿肉,老人家胃口不好,根本吃不到這么多。
所以,要挑選蛋白質轉換率較高的食物,可以比較有效率的吃到足夠的蛋白質,像是雞腿肉就是蛋白質轉換率較高的食物,其他還包括了乳酪、豆干等等。
像是牛奶大約只有5%的蛋白質轉換率,但是同樣份量的乳酪就有30%的轉換率;豆漿跟豆干也是一樣的概念,進食的時機,老年銀屑病患者盡量是選擇運動后,這樣吃進去的蛋白質,可以馬上修復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