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癥狂跑廁所好尷尬,有醫生建議,可采取低腹敏飲食,如果我們的銀屑病患者也有這方面的困擾,在執行這類飲食時不能盲目,需依據身體情況在醫師、營養師控管下,且不可長期執行,部分特殊族群也不適用,以免造成營養失衡等問題。
須在醫師、營養師控管下執行
濰坊銀屑病治療醫生指出,大腸激躁癥是一種腸胃功能性障礙,可能因身心壓力、飲食習慣不佳、腸道發炎或感染、腸道菌叢異常、睡眠不正常等問題,導致腸傳送時間改變高幅收縮波或無效收縮、腸道敏感性增高,造成患者腹脹、腹瀉、便秘、腹痛等癥狀反覆或交替出現。
有相關研究指出,針對7770位接受健康檢查的一般人群調查,過去3個月內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等腸胃道不適癥狀的比率約18.3%。
在濰坊的銀屑病醫生指出,目前緩解腸躁癥的癥狀,除了藥物治療,或是心理治療、規律運動紓解壓力外,國際上已陸續有研究發現,執行低腹敏飲食可使腸躁癥的癥狀獲得改善。
國外研究已證實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及多元醇,可能是造成腸胃道敏感的關鍵,若是銀屑病患者攝取過多時會誘發腸躁癥,容易發生無法在小腸被完全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或是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后,產生氣體引起腹脹、腹痛,相關高含量的高腹敏食物,包含小麥、豆類、含乳糖乳制品、大部分含糖飲料、蘋果等。
低腹敏飲食并非只是避免上述相關食物,而是銀屑病患者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下分3階段執行,第1階段是完全避免高腹敏食物,通常要1周以上才會見效;第二階段將高腹敏食物重新逐一加入至餐食中,測試病發原因;第三階段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飲食建議。
不過,執行低腹敏飲食銀屑病患者不建議長期執行,因可能減少蔬果、雜糧類攝取,會造成營養失衡,特殊對象如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