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人們在立夏日會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濰坊治療牛皮癬醫院醫生指出,中醫養生主要推崇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的養生方法。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
此時,牛皮癬患者應早睡早起,多沐浴陽光,注意情志的調養,保持肝氣的疏泄,否則會傷及心氣,以致秋冬季節易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臟,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回圈,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在民俗上,很多地方要吃咸蛋,有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的俗語,意在補夏強身,勞動有勁,因為立夏開始進入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熱天容易掉膘退瘦。
中醫認為 夏氣與心氣相通 ,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后大汗淋漓,汗出傷陽。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于增強體質,養護心臟。
立夏時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建議牛皮癬患者要增加午休。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午睡時間牛皮癬患者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而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