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間發生多起暴力及惡性傷人案件,他們都有共同的相同點,就是說這不是施暴,是情緒失控,而情緒失控得太嚴重,其實可能就是一種精神疾患。對銀屑病患者來說,如何能控制住情緒也是穩定病情的重要因素。
間歇暴怒障礙患者理智斷線
濰坊東方銀屑病醫生指出,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里,有種稱為間歇暴怒障礙的心理疾患,這種患者每周會出現2次以上輕度至中度的言語或肢體攻擊,或是一年中有3次以上行為爆發,造成物品受損破壞,或者他人或動物的身體傷害。
習慣施加暴力處理挫折反應
有銀屑病患者遇到挫折時無法有效處理情緒,而是以理智斷線的方式,出現強烈的攻擊或破壞,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暴怒,這種暴怒并不是因為心理或生理疾病所引起。
因為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或物質使用后的生理影響,如酒精使用或藥物濫用,可能會出現憤怒癥狀。
臨床心理學家嘗試想要了解為什么有些人會成為施暴者?并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識別特征,可以百分之百準確判斷一個個體是不是會成為施暴者?有些施暴者甚至看起來和藹可親,甚至從事幼保相關工作。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過去被虐待的孩子將來可能成為加害者,但這些說法很有可能,他們不能100%認定負面經驗肯定會成為犯罪者,因為也有 許多遭受虐待經歷的孩子。 在父母之后,他們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孩子。
每個人都對生活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感情。對于生活和工作壓力,對我們的銀屑病患者來說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負面能量和各種情緒反應,這也是人性。
但是,當我們的銀屑病患者的情緒失去控制時,我們該怎么做?讓憤怒之火爆發?或者我們應該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調整心態,或者我們有更實際的方法來釋放情緒,讓自己更加和平,更平靜地對待外面的世界。
罹患間歇暴怒障礙的患者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即便外在包裝得多好看,在身邊的人永遠會活在恐懼之下,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受到波及甚至受傷?
而患者本身也常把外在的訊息過度解釋,或者以沖動的方式來因應,他們可能已經習慣以暴力來處理挫折反應。若情緒失控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勇敢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