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的病癥清楚嗎?
你知道專家是如何給你診療的嗎?
你想做自己的“專家”嗎?
對于銀屑病疾病的治療相信是很多朋友頭疼的問題,作為一種慢性的皮膚病,治療銀屑病需要有耐心,需要堅持,才能逐漸走向康復。在銀屑病治療上,很多患者都很關注用什么方法效果最好。在之前的文章中,這一方面我們也有所涉及。其實,治療銀屑病,選擇方法只是第二步,首先要做的是銀屑病的診斷。
銀屑病的癥狀會隨著患者病情的變化而變化,好轉也好,惡化也罷,皮損的形態(tài)都會有所不同,專業(yè)的醫(yī)生們可以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的變化,判斷出患者的患病情況,我們當然也可以根據銀屑病的癥狀來簡單辨認不同情況的銀屑病。下面銀屑病專家將結合其多年診療經驗,將銀屑病診斷的部分常識總結如下:
對型入座,做個“有譜”的人
1、尋常型銀屑病
尋常型銀屑病最初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自粟米大到綠豆大,上覆銀白色鱗屑,基底浸潤明顯。急性期鱗屑較少,慢性期較多。將鱗屑刮除其下有一發(fā)亮的薄膜,稱“薄膜現(xiàn)象”,輕刮薄膜即可出現(xiàn)散在的小出血點,呈露珠狀,稱“點狀出血現(xiàn)象”。以頭皮、后背、四肢伸側多見。
2、膿皰型銀屑病
膿皰型銀屑病以掌跖多見,或泛發(fā)全身。掌跖處始發(fā)多為小魚際處紅斑,繼之出現(xiàn)無菌性小膿皰,群集分布,多不融合,約1-2周結褐色痂,脫落后出現(xiàn)小片狀鱗屑。以后在鱗屑下可出現(xiàn)成群的新膿皰。自覺癢痛。膿皰消退后可轉為尋常型或紅皮病型。
3、關節(jié)病型銀屑病
關節(jié)病型銀屑病主要為非對稱性外周性多關節(jié)炎,以手、腕、足等小關節(jié)特別是指趾末端關節(jié)多見,變可累及脊柱。受累關節(jié)紅腫疼痛、晨僵、活動受限,甚至畸形變、強直。類風濕因子陰性。
4、紅皮病型銀屑病
紅皮病型銀屑病表現(xiàn)為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浸潤、腫脹、脫屑,皮損間可有正常皮膚,稱為“皮島”。可見發(fā)熱、畏寒、頭痛等癥狀。伴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shù)可增高。
各癥型之間可互相轉化、演變、兼夾
輕度:受累面積<3%BSA(體表面積),基本無需治療,DLQI(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shù))在2~5分。
中度:受累面積3%~10%BSA,或疾病改變了你的生活質量,你期望治療能提高其生活質量,DLQI在6~10分。
重度:受累面積>10%BSA,或你認為疾病極大地影響其生活治療,情愿接受會影響生命狀態(tài)的不良反應以緩解或治療疾病DLQI>10分。
治療過程遵循以下原則:
正規(guī)安全:降低藥物激素等治療的毒副作用,治療方法以確保安全為首要。
個體化:在選擇方案時,要全面考慮到你的病情、需求、耐受度、經濟承受能力、既往治療史及藥物副作用等,綜合、合理選擇制定治療方案。(可就疑問咨詢主治醫(yī)生)
徹底有效:治皮先治血,不知針對表面皮損,更要標本兼治,控制復發(fā)。
患者朋友不妨對照以上幾條,看看自己的治療方法是否為最佳治療方案。